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新消息丨洛阳发布2022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2023-03-13 19:06:10 来源: 洛阳网
关注河南热线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13日,洛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13日,洛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购房六年确权难 今朝圆满焕新颜


(资料图)

【案情简介】

2022年4月,刘女士等百余位业主投诉称其于2016年在洛阳某楼盘购房,该楼盘宣传页承诺赠送七平方米的入户花园。然而,2021年6月办理房产证时,开发商却通知消费者须补缴房屋面积差款,并要求其签订《商品房面积实测补充协议》。消费者发现:协议上房屋实测面积比预测面积多出了七平方米,正好是当初承诺赠送的入户花园面积,认为开发商补缴房屋面积差款的要求不合理,投诉至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经多轮调解,双方商定了补交差款的比例、计算方法和标准。最终,近百位消费者签订调解协议,从而得以顺利办理房产证。

【律师点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构成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调查中,因该楼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经市消保中心律师团多次讨论、调解,此起群体投诉圆满解决。

【案例二】新车“二进宫” 服务解心忧

【案情简介】

2022年8月16日,张先生在洛阳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购买一辆汽车。8月21日,车辆在正常行驶中发生全车断电、熄火等情况,售后人员现场检查并未查明原因,汽车自行通电。9月1日,该车再次出现全车断电、熄火问题。消费者对相继出现的事故情况感到不安,要求退车遭拒,遂投诉至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经调解,该公司对车辆进行修理,排除故障原因,并赠送消费者5次基础保养作为补偿。

【律师点评】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十九条:“家用汽车产品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易损耗零部件在其质量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选择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免除工时费和材料费)。”本案中,消费者所购新车在短期内相继出现问题,该公司履行三包义务、补偿损失合情合理。

【案例三】新房装修裂痕难解 瓷砖送检真相具现

【案情简介】

2022年3月,陈先生与洛阳一装修公司签订房屋装修合同。交付后发现装修后的墙砖大面积出现裂纹,装修公司和瓷砖经销商互相推卸责任,遂投诉至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经实地调查,市消保中心提请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瓷砖进行检测,最终排除瓷砖质量原因。经调解,装修公司赔偿消费者因瓷砖开裂而产生的各类费用合计18000元,并延长质保至五年。

【律师点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本案的争议焦点为瓷砖开裂是因瓷砖质量问题还是装修工艺问题所致。经权威部门检测,排除瓷砖质量原因,应由装修公司承担对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案例四】携号转网,我的套餐我做“主”

【案情简介】

2022年9月,王先生称其于2021年5月参加某运营商的携号转网活动,近期发现原本承诺37元的套餐被暗自提升至69元,向该公司反映迟迟未能解决,遂投诉至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经调解,该公司将因套餐价格提高产生的实际差额部分以话费形式退还给消费者,并赔偿相应损失。

【律师点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本案中,运营商对套餐擅自提费,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征得其同意,属于变相的强制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五】购车维权费尽心思 得偿所愿终言欣喜

【案情简介】

2022年7月,毛先生在洛阳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一辆二手车,购车款68000元。车辆交付后,消费者称该车存在涉水情况和交通事故,认为二手车商刻意隐瞒。二手车商称在交付前已告知消费者。双方协商无果,投诉至洛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经调解,该公司对消费者作出补偿。

【律师点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本案中,二手车商没有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的主观意图,且该车涉及的问题及维修措施较为轻微,不构成消费欺诈,但其未将车辆的涉水情况和交通事故详细、明确地告知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应予补偿。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hN_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