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行动方案出炉!洛阳要这样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2022-11-21 09:59:48 来源: 洛阳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记者20日从市科技局获悉,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近日印发《洛阳市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市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

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市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年底,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全市各类创新主体达5000家,


(资料图)

其中——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600家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0家

●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总数达到4000家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达到3.75%

●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突破5.0%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达到15.5件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

0.38吨标准煤/万元

●PM2.5年平均浓度降低到

43微克/立方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行动方案提出,我市要把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将围绕8项主要任务,把洛阳打造成具备完善创新体系、拥有密集创新主体和众多创新人才、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提供强劲创新动力。

这8项任务分别是——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伊滨科技城,把伊滨科技城作为全市引领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产业为支撑、以现代社区为主要形态的现代化城市区。重塑重振洛阳高新区,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支持高新区锚定氢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打造风口产业“主阵地”。另外,还要推动洛阳经开区提质升级,加快智慧岛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科技产业社区。

●推进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量。重塑重构实验室体系,引导支持先进耐火材料、拖拉机动力系统、矿山重型装备、航空精密轴承等在洛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研究方向,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在全国重点实验室整合中跻身入列。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风口产业优势领域,鼓励驻洛高校、大院大所大企业以项目合作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来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联合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共同成立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布局建设中试基地和产业研究院,实现重点产业中试基地全覆盖、重点产业集群产业研究院全覆盖,形成产业创新示范效应。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集群。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聚焦风口产业发展,分类施策、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风口产业集群。大力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推动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另外,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计划。

●引进培育创新人才。深入开展“才聚河洛”招才引智活动,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建立专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实施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引育计划、“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重点产业、风口产业“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等,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以产权激励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协调城乡共同发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开展科技强农行动,鼓励各类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和农业领域。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推行和优化“揭榜挂帅”、首席专家制、经费包干制等机制,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经费自主权、成果使用权。

●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积极推进科技场馆、科普大篷车、博物馆进校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发展靠创新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hN_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