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南阳两个考古项目在列
2022-03-15 15:21:48 来源: 洛阳网
关注河南热线

3月14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的“2021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

3月14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的“2021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经过各项目负责人汇报,由专家无记名投票,在10个汇报项目中,最终推选“南阳黄山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安阳陶家营遗址”“南阳夏庄墓地”“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五个考古发掘项目为“202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大象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论坛共有10个考古项目参选,包含5个主动性发掘项目,5个配合基建发掘项目。参评项目涉及文明起源、仰韶文化研究、夏文化研究、商周考古、都城与城市考古等多个领域。为更好认识华夏文明历史,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践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提供了鲜活的考古素材。

此次参选项目的考古工作,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合作与公众考古理念的发展。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树立了多学科合作、精细化发掘研究的基本思路,注重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数字考古、实验室考古、文物保护等方面资料的提取积累。同时,在公众考古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讲好文物背后蕴含的故事,做好公共考古工作,努力让考古工作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展现不断裂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和中国古代文化灿烂成就贡献河南力量。

【项目一】南阳黄山遗址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西南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3千米,分布在一处五级台地组成的高17米的小土山上及周围。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遗址开展了长年连续主动的考古工作,考古勘探确定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左右,发掘面积共2400平方米。2020年,该项目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重点项目。

黄山遗址遗存丰富,文化堆积较厚且分布不均匀。山顶台地分布的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基本由多层房址和墓葬叠压而成,遗迹极其丰富复杂。第二向第五台地分布的同期文化堆积渐薄至消失。山下西岗地高处同期文化堆积厚0.50~1.20米,余无文化堆积,耕土下即为遗迹。古河道内堆积厚7米左右。发掘清理仰韶房址或作坊、墓葬,屈家岭房址或作坊、墓葬、灰坑、祭祀坑,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瓮棺葬,石家河房址、灰坑,延用三时期的码头和人工河局部等遗迹,取得了多项重要收获。

除在原地保存大量的玉料、石器、陶器与少量玉器外,据不完全统计,遗址共出土数量众多的玉石遗物,另有较多的陶器、猪下颌骨,陶器较少。石器质地主要是独山石,器类以工农具和兵器为主,包括耜、斧、铲、锛、凿、刀、钺和镞等。玉材主要为独山玉,其次为黄蜡石、石英和汉白玉等,个别为方解石和玛瑙,玉器种类有耜、斧、铲、锛、凿、璜和珠等。

通过多年的工作,黄山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重要遗存,相关的科技考古成果亦非常突出,已在测年、植物、人骨DNA、玉石器岩性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层层叠叠保存很好的史前文化遗存,堪称“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观,具备重大的学术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项目二】郑州大河村遗址

大河村遗址是中原地区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郊,柳林镇大河村西南约1千米的漫坡土岗上。2018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申报“大河村遗址”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大河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勘探各类遗迹现象共计1039处,基本探明了遗址聚落布局。2018年~2021年,共发掘22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现象121处,包括墙体1处、灰沟2条、灰坑96处、房址5处、墓葬17处及地震遗迹多处。

经过2018~2021年度系统详细的勘探和重点发掘,根据层位关系及出土陶片,综合分析推断大河村城垣墙体始建年代为大河村四期晚段,墙体与其南部探方⑦层下暴露墓葬群、灰坑、柱洞,组合地臼、烧土面,应为同时期遗存。大河村遗址仰韶晚期城垣墙体的确定,对重新审视大河村遗址在郑州地区仰韶晚期遗址群和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结合地震遗迹,为了解遗址的兴衰,加深对整个聚落形态、文化面貌、性质的认识,探讨聚落文化内涵的形成机制,研究郑州市区古代地质灾害情况对史前聚落变迁的影响,推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项目三】安阳陶家营遗址

陶家营遗址位于安阳市北关区柏庄镇陶家营村北地,西南距殷墟宫殿遗址7.2千米,南距洹北商城3.8千米,东北距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2.6千米。

2021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项目占压区域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经初步勘探,发现陶家营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560米,南北长约330米,总面积约18.50万平方米。遗址内包含商代、战国、汉代、明清等时期遗存,遗址东部发现了平面略呈方形的环壕。

责任编辑:hN_0128